河北新闻网讯(通讯员董景良)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,邢台农商银行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,不断优化机制、流程、产品和服务,强化普惠金融服务,综合运用金融科技手段,因地制宜探索小微金融高质量发展路径,用“挎包上门”“进村入户”的良好作风和“金融为民、支农支小”的服务情怀,助力稳经济大盘,聚力助企纾困,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,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。截至2022年末,邢台农商银行小微贷款余额107亿元,约占全部贷款70%。
(资料图)
树思想:确定小微金融定位
2012年12月15日,邢台农商银行正式挂牌成立。
成立伊始,邢台农商银行确立了“服务三农、服务中小微企业”的市场定位。聚焦主责主业、专注小微金融服务。2014年7月,“融投资协会担保贷款”被河北银监局、河北省银行业协会评为河北省金融机构服务小微特色产品;2015年8月,邢台农商银行成立邢台首家小微信贷中心——“邢襄小贷”微贷中心(以下简称小贷中心);2017年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;2021年在原普惠金融事业部基础上成立乡村振兴金融部,制定《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(2021-2025年)》。加强科技创新支撑。围绕“以科技促进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转变”目标,不断加大数字化转型,借助CRM系统,加强对小微客户的有效管理,对风险模式进行智能把控,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。充分发挥金融活水作用。为切实帮助支持小微企业纾困解难,积极争取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、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、大力推广专项产品支持、强力落实帮扶政策支持,推出“支小”专项贷款。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加权利率从2020年初的10.82%,降至2022年末的平均加权贷款利率为7.22%,累计减费让利达2.5亿余元。
求真义:学习小微金融理念
2015年8月18日,小贷中心成立。
根据小微客户“金额小、需求频、周期短、要求快”的特性,小贷中心对小微流程优化再造,建立小微业务差异化、全流程制度体系,借助差异化的营销和授信政策,小微业务办理时限大大缩短,构筑小微金融服务的长效发展机制。
探索小微金融模式。目前国内多数银行所采用的小微贷款技术是源自德国IPC技术,客户经理经过贷前准备、贷中调查、贷后监控十三个步骤,通过自制资产负债表、利润表、交叉检验表分析客户经营状况、风险状况,从而合理确定贷款额度、期限、利率及还款方式,降低信贷风险。IPC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将小微信贷“非标业务标准化”,除可预见的财务因素外,将借款人的还款意愿、客流量等软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,并进行多维度评估。该调查技术具备“数字化”“流程化”以及“精细化”三大特点。
邢台农商行选派40余名年轻员工,远赴山东、浙江等全国先进银行,学习IPC 技术;并将老师和专家引进邢台,实地指导、实施和验证。经过半年的时间将IPC技术与邢台当地的经济、文化、客群等相融合,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走出具有邢台地区特色的小微贷技术,让IPC技术在邢襄大地扎根、发芽、茁壮成长,为全市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截至2023年5月,小贷中心已累计服务小微客户1.23万余户,累计发放贷款近60亿元。
坚持外拓营销。“扫街”是外拓营销的重要方式,对于线上化程度相对薄弱的农信员工更是如此。通过“扫街”营销,邢台农商银行客户经理遍访邢台市豫东市场、平乡童车市场等小微企业聚集区域。针对平乡县及周边地区经营童车的个体工商户、小微企业、小微企业主及自然人,推出“童车E贷”特色信贷产品。该产品额度最高300万元、贷款期限6—36个月,采用信用、保证担保、抵押担保、质押担保等多种方式,客户可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及回款周期自主选择还款方式,通过手机银行即可完成贷款发放及还款。截至2023年5月底,邢台农商银行童车行业授信金额达2.42亿元。
开新局:探索普惠金融路径
2017年8月,邢台农商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成立。
转变理念促普惠小微落地。牢固树立“真做小微、做真小微”的理念,以服务城乡居民、支持地方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发展为己任。发挥支行在小微金融业务发展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。普惠金融事业部将“三农”和小微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,让更多群体公平的享有金融服务;创新农村新型金融服务平台,建立特色微小贷营销管理架构和经营模式,切实解决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的资金难题。改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。依托“访客户、问需求、优服务”等外拓活动,有效对接客户需求,根据择优就近的原则以及客户的金融需求,构建“网格化营销管理”模式,负责为居民及小微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服务。先后深入广宗工业园区调研童车生产、加工行业;深入邢台县、内丘县调研板栗、核桃、苹果等农产品种植、加工行业;深入清河县调研供应链金融在羊绒产业的可行性。
创新产品促普惠小微发展。贴近市场、贴近实际,摸索适合辖内的普惠金融发展路径。产品创新。针对小微企业融资“担保难”问题,为企业量身定做融资方案。针对清河羊绒加工企业推出了“羊绒仓单质押融资”。该融资模式无担保和抵押,将企业的存货由“固态”转变为“动态”,增强了企业资金的可流动性。技术创新。大力推广手机银行、网上银行、微信银行、“农信E购”等电子服务渠道;较好地解决了特殊客户群体对金融服务“难”的问题,推动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。截至2023年5月末,邢台农商银行新型二维码收单活跃商户3641户,数字人民币签约442户;信用卡激活3047张,部署智慧银行机具28台。
守初心:以金融活水服务乡村振兴
2021年,乡村振兴金融部成立。
邢台农商银行聚焦农户、个体工商户、涉农小微产业金融服务,推动乡村全面振兴、全面发展。
为增强小微服务的可获得性,邢台农商银行积极开发适用乡村振兴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,打造特色信贷业务品牌。在继续推动“农贷宝”“商贷宝”等“宝”系列产品的基础上,针对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及农户,特别研发“美丽乡村贷”信贷特色产品,以优惠利率服务三农产业,降低客户融资成本,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效率。
为支持农村特色种植养殖、农产品初加工、手工业加工,以及仓储保鲜、乡村旅游业等配套设施建设,邢台农商银行积极探索“党建+金融”银政合作新模式,与隆尧县政府签订乡村振兴合作协议,为隆尧县12个乡镇、60个特色村提供总金额2亿元的农业产业授信。通过集体授信、个体申请的方式,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。截至2023年5月底,邢台农商银行隆尧支行已发放乡村振兴贷11353.7万元。
“道虽迩,不行不至;事虽小,不为不成”,邢台农商银行凭着积“跬步”而至“千里”的实干精神、“踏石留印、抓铁有痕”的执着韧劲,加快推动普惠小微业务数字化转型,拓宽线上线下获客渠道,深植小微金融服务。未来,该行将继续深耕三农、服务小微,向着“小而精、小而活、小而稳、小而强、小而红、小而美”的现代金融企业目标踔厉奋发、砥砺奋进,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农商力量。
X 关闭